双碳研究 2025年能源转型前沿观察
发布时间:2025-03-12 作者: 行业新闻2024 年很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年,若我们不加快采取应对措施,地球系统突破临界点的风险将会加剧。
不过,尽管尽管技术进步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取得了成就,整体风险有降低趋势,但应对措施仍在快速推进。随着清洁技术的成本降至历史低点,2024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创下新高。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在这些领域表现亮眼。
成本明显降低。太阳能组件价格下降35%,降至9美分/千瓦时;电动汽车电池如今低于100美元/千瓦时,与使用化石燃料的竞品成本持平。
·清洁技术蒸蒸日上。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达600吉瓦,电动汽车销量攀升25%,电池储能新增容量几乎翻倍。
·IEA新预测。国际能源署(IEA)连续数年上调对清洁技术的预期,同时下调对化石燃料的预期。
·2025年会有何新进展?提高能源效率与控制甲烷排放是减缓气候变暖的两大捷径,却也是当前最偏离正轨的两个方面。
·积极采取行动。各国的气候计划将于2月提交,因此,目前应将所有行业、污染物及应对方案都纳入其中,然后迅速开展行动。
2024年以来,清洁能源的成本降至新低。全球太阳能组件价格下降35%,低于9美分/千瓦时。电动汽车电池迎来七年来最大幅度降价,正极材料价格下降约30%-50%,完整电池组价格下降20%,降至100美元/千瓦时以下。如今,电动汽车在美国实现了成本平价,在中国实现了购买价格平价。预计欧洲不久后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与印度分别于 2026 年、2017年实现两轮和四轮电动车平价化。。
幸运的是,成本降低并不代表质量下滑。以电池为例:2024年电池单元平均使用的镍和钴含量不到十年前的一半,而且未来五年新技术有望使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翻倍。随着安全性、充电时间和常规使用的寿命的提升,其应用率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推动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环。
清洁技术的应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广泛。2024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增长了17%,其中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创下600吉瓦的纪录,风能约为125 吉瓦,电网储能设施装机容量近乎翻倍,达到170吉瓦时。如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投资规模上远超化石能源电力,比例达到10∶1,太阳能获得的投资比其他所有电源的投资总和还要多。因此,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有望在2025年超过煤炭,成为首要的电力来源。
这一进展无疑是全球性成果。就占电力比重而言,太阳能和风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规模增速是全球北方国家的两倍。巴基斯坦和等国利用中国的太阳能出口产品,仅在两年内就使其总电力装机容量几乎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25%(卡车的上涨的速度更快),2024年的销量超过1600万辆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的推动,自7月以来,中国新销售的汽车中有一半以上是电动汽车。去年年初,曾有预测称电动汽车销量会大幅度地下跌。实际上,年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第一季度所有汽车的销量往往都会偏低。2025年第一季度也有一定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销量下滑情况,但预计2025年度增长幅度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大。
越来越多国家承诺加速开展碳减排工作。在欧盟的引领下,五大洲的众多国家加倍努力,致力于开展减排路径,以实现1.5℃温控目标。英国承诺到2035年减排81%,墨西哥则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如今,二十国集团(G20)所有成员国均已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倘若得以实现,有望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的水平。
各国政府也积极采取直接行动,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印度尼西亚已宣布计划在未来15年内全面转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尽管当前其煤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该国仍打算淘汰所有的煤电、石油发电及天然气发电厂。埃塞俄比亚成为首个禁止进口非电动汽车的国家,此举旨在净化空气,节省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石油进口开支。
2025是关键的一年。各国将于 2 月提交气候计划,这是一个将所有行业、污染物以及诸如能源效率等解决方案都囊括其中的关键契机。此后,重点将转向落实环节,包括与自然相关的实际行动。
依据目前趋势,全球有望达成将2023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的目标,以及将2024年电网储能规模扩大六倍的目标。而且从交通工具到热泵再到工业领域,过去一年电气化的年度进展翻了一番,这对于实现能源效率承诺及其诸多益处而言是关键一步。
2024年,化石燃料排放量增长了约0.8%,产生374亿吨二氧化碳,但多项分析表明,其排放量非常有可能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全球半数或更多地区的居民用气和汽油需求已过峰值,超过半数的国家在化石能源发电方面也已过峰值达五年以上。
因此,国际能源署(IEA)等权威机构再次上调了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电气化的预期,同时下调了对化石燃料、排放量以及碳捕捉方面的预期。
IEA表示,如果全面落实近期的全球承诺,我们的进展速度可提升两倍。提高能源效率与控制甲烷排放是减缓气候变暖的两大捷径,却也是当前最偏离正轨的两个方面。此外,扩大融资规模仍是一项全球性挑战。
在达成将能源效率提升速度翻倍的共识后,一次能源强度的改善速率从2022年的约2%降至2023年的1%。改善这一状况不仅能节省数万亿美元,还有助于管控数据中心及用电需求巨大的空调设备的电力负荷增长现状。
与此同时,甲烷问题持续受到关注。尽管今年发射了监测卫星,也做出了有机废弃物处理相关承诺,但污染水平的上升速度仍是预期的两倍。随着针对一氧化二氮和平流层臭氧展开的新行动,2024年凸显了这些超级污染物的严重危害性,它们是当前气候变暖一半推动因素。光监测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采取行动。
2025 年我们是不是能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步伐意味着资金的流动,上一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就该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不过,RMI(瑞思可持续发展倡议)表示,如果将投资目标视为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重新配置,那么这些目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的。例如,2023年政府在化石燃料补贴上的支出是清洁能源扶持资金的10倍。将近万亿美元投入到清洁解决方案中,将有利于填补从能源效率到电网再到森林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投资缺口,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
决定性的十年业已过半,2025年将迎来快速变革。未来数月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值得庆幸的是,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美国如今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数量是2016年的10倍之多,热泵数量近乎翻倍,电池储能容量更是达到了2016年的100倍。全球获批的企业承诺数量从32个增至约5000个,而设定国家净零排放目标的国家占全球的比例也从2%扩大到了90%。
全球的领导者和各地民众也应注意到新的发展的新趋势,并在2025年采取积极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利物浦16次主场对阵法甲球队13胜1平&9次零封,上次淘汰赛3-0里尔
看了在文胸厂打工的17岁男孩,才知道一个孩子能见到的最大世面,其实是父母!
如何促进生育?全国人大代表、卵巢组织冻存专家阮祥燕:应尽快建立生育力保护专病门诊或咨询门诊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